4月23日下午,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蒋承勇教授应校党委邀请做客德业大讲堂,在临海校区学术报告厅作依法治校专题报告。校党委书记潘璋德主持报告会;校领导、中层干部及教职工代表200多人听取报告。
在《依法治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专题报告中,蒋承勇书记深刻阐述了依法治校的理论内涵,并结合具体案例,提供了浙江工商大学依法治校工作的生动实践。报告从“依法治校”概念的提出和教育部相关文件出发,联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也是大学依法治校的目标价值和本质要求;依法治校已经成为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障。
报告强调,现代大学治理涉及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方面,其核心一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大学、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二是如何处理好学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民主与效率的关系。依法治校,就是要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的原则和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完善自身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必须遵循立法先行、公平对待、以人为本、正当程序四项原则。报告同时强调,依法治校是大学精神得以彰显的前提和保障。
报告结合生动的案例,介绍了浙江工商大学依法治校工作的具体实践。该校从2008年开始全面强调并有计划、有目标地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出台了带有纲领性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意见》文件,创新设计了“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制度”、“合同审查管理制度”、“重大事项听证制度”、“争议裁决制度”等较为完善的法治制度。同时加强领导,健全完善依法治校工作机构,成立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法律事务室、听证委员会、校内争议裁决委员会专家库、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机构。学校还以依法治校为抓手,推出以“政务公开”、“规范化管理”为核心、体现“以人为本”的20余项新措施,努力提高民主管理、科学管理水平。
浙江工商大学在依法治校领域的探索实践,进一步规范了权力的运行,彰显了民主精神,健全了师生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广大师生在工作和成长过程中受到法治熏陶,增强了法制意识,养成了依法办事习惯,依法治校理念深入人心,为推进学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潘璋德书记代表学校感谢蒋承勇教授来校指导并作精彩报告。他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报告既有依法治校理论内涵的深刻阐述,又提供了依法治校工作的生动实践,使广大干部和教职工深受启发,对我校今后的管理和依法治校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浙江工商大学浓厚的法制意识、依法办事氛围,完善的法治制度和健全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在学校今后的管理实践中要很好加以借鉴和贯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