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崔凤军:以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浙江实践

发布时间:2018-11-15    作者:管理员    点击量:

编者按:20181113日,《中国旅游报》刊登我校党委书记崔凤军同志的署名文章《以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浙江实践》。文章指出,15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八八战略”在浙江的成功实践,充分彰显了科学思想的引领力量、久久为功的实干力量。现特予以转载。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2003年7月10日,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指向未来的八项举措(简称“八八战略”),至今正好15周年。
  15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省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中,浙江乡村旅游异军突起,为全国贡献了浙江经验,打造了浙江样本。
  在“八八战略”内容部署上,乡村旅游发展最受益的是第四条“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第五条“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其中,第四条的主题是发展和建设乡村,推进城乡一体;第五条的主题是建设生态文明,突破点在乡村。“八八战略”虽然没有直接点到乡村旅游,但正是由于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部署,客观上为浙江的全省乡村旅游奠定了十分坚实的环境基础。
  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战略决策从2002年底到2007年在浙江工作的6年间,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高瞻远瞩,亲自开启生态省建设,生态文明理念一以贯之。
  他特别重视生态保护,将生态优势当作区域核心竞争力。2002年11月25日,他在丽水景宁调研时说,“生态的优势不能丢,这是工业化地区和当时没有注意生态保护的地区,在后工业化时代最感到后悔莫及的事情”“千万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点经济的利益”。2002年12月30日他在衢州调研时说,“特色就是长处,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衢州有生态优势和传统农产品优势”“要坚持绿色导向,发展生态农业”“争取山窝里飞出更多的‘金凤凰’”。在他的主导下,浙江成为全国第5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制定和出台了《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构建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十大重点领域建设和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等五大体系,还以省委书记身份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这充分体现了他坚持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生态环境是最宝贵的资源”的科学认识。15年来,生态省建设成为浙江生态建设的指南针和定盘星。
  他特别关注污染治理,将绿色发展作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他对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衢江的水环境污染治理十分重视,多次召开钱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2004年10月,在他的主导下,浙江开启了“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8”指的是浙江省八大水系;“11”是指全省的11个设区市和11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他亲力亲为,动真格,关停并转化工、制革、印染等9个重点行业和710多项工业项目。他还把省环保局局长调任污染十分严重的台州市担任市长,整治化工医药基地。
  他创造性提出“两山理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来到安吉余村。听到余村通过民主决策将污染环境的矿山关闭,搞起了生态旅游,他非常高兴。他说,“一定不要再想着走老路,还是迷恋着过去的那种发展模式。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委书记的这番话也为安吉县“生态立县”战略撑了腰。之后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文,对金山银山进行了逻辑论证和认识阶段的划分,精辟指出了生态保护建设的优先论,体现了经济与环境的统一论,蕴含了生态与经济优势的互换论。而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产业成为二者的“转换器”。
  他前瞻性地认为,农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优化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农村是重点,是难点,也是主战场。”从2003年6月开始,浙江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花5年时间,整治和改造1万个村庄,培育1000个示范村),着力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环境入手,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之后,浙江省委每年召开一次全省规模的现场会,省委书记到会讲话。久久为功亮出大成效:自“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全省2.7万个建制村完成了整治,所有村实现了垃圾和污水的集中处理。浙江全境已经从“一处美”变成“一片美”,从“一时美”变为“持久美”,从“外在美”迈向“内在美”,从“环境美”走向“发展美”,从“形态美”发展为“制度美”。从美丽乡村,到绿色城镇,再到生态城市,创建了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正在走向全省“大花园”,也为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
  他对乡村生态旅游的认识也很超前。2003年7月25日,习近平来到浙江林业大县开化县调研。他对县委“要改‘种种砍砍’为‘走走看看’”的做法非常赞同,并指出,不要把旅游业当作单纯的游山玩水,旅游要开发,但开发不能过度。在他的倡导下,安吉高家堂、临安白沙村、莲都区堰头村等一批示范村将环境整治与古村落保护、农家乐建设有机衔接,建成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开启了浙江乡村旅游的新征程。
  二、浙江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推进乡村全域旅游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旅游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受益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浙江“千万工程”打下的良好基础和一直延续下来的美丽乡村建设体制机制,浙江乡村旅游进入了快车道:2016年全省乡村旅游总收入近292.3亿元,较2014年增长45.6%。接待游客2.9亿人次,其中过夜游客3878.4万人次,乡村拥有可接待游客的床位82万张。2017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1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8.5%,高于全省旅游总人次增长率近9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3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高于全省旅游总收入增长率2.7个百分点。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18.9%;实现乡村旅游经营净收入91.9亿元,同比增长17.9%。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有乡村旅游从业人员39.9万人,同比增长10.5%。从数据看,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浙江旅游市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良好的市场区位条件,得益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浙江的“民宿经济”异军突起,成为乡村旅游的最大亮点,精品民宿业也已成为浙江乡村旅游的“吸引物”乡村振兴的“金名片”全域旅游的“突破口”。民宿甚至成为游客来浙江旅游的一种“理由”:截至2017年年底,浙江全省登记在册的民宿超过1.62万家,总床位超过15万张,遍布在田野、深山、密林、海边、花丛,形成了一种特色住宿业态,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来浙江住住民宿、赏赏山色、读读乡风、品品美食,竟然成为一种时尚,一种高质量旅游产品,不失为对缺乏名山大川自然景观的浙江的一种新的“弥补”。
  浙江民宿扎根于奇山绿水之中,实现了特色化、全域化。以安吉、临安、长兴、德清为代表的山区民宿,以乌镇、西塘、南浔为代表的水乡古镇民宿,以松阳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民宿,以舟山嵊泗、温岭、洞头为代表的海岛民宿,以西湖为代表的景区民宿,以及以莫干山、西湖、长兴水口、乌镇、西塘、临安、桐庐等为代表的民宿集聚区,民宿业态百花齐放、百业争鸣、百态千姿,各具特色,魅力逼人。全省11个设区市中,有杭州、宁波、湖州、丽水四市接待乡村旅游人数超过3000万人次。
  浙江民宿“融化”在乡村文化之中,实现了文旅一体化。体现乡土文明的文化民宿、主题民宿等层出不穷。乌镇中国水墨画民宿群体已经形成一个品牌;西湖龙井茶、安吉白茶文化民宿早已蜚声朋友圈;“洋家乐”即将成为过去式;庄园民宿异军突起。仅以笔者曾经工作了6年的湖州市为例,就有德清裸心堡、阡野、郡安里,安吉阿里拉、大年初一,长兴芳草地、绿野仙踪,吴兴区西塞山前、玲珑湾,南浔荻港渔庄等口碑极好的特色民宿。
  浙江民宿“诞生”在创新性经营模式之中,实现了多样化。除了最初单一的自主经营模式外,浙江民宿经营模式已经全面开花:租赁经营、流转经营、众创共享、连锁经营、股份经营、公司+农户、工商资本+农户等方式,尤其是专业投资机构和工商资本下乡,为民宿业的全面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民宿经济创造的效益十分明显:安缦法云、裸心谷、帐篷客等一批新型住宿业态各项经营指标位居旅游接待设施前列,引领了住宿业转型升级。例如,位于德清县的裸心谷2017全年平均房价2247元/间天,是全省五星级酒店平均房价的4倍,客房出租率72.72%,高出全省平均出租率13.28个百分点。
  从这个角度看,浙江人凭借自身非常强的创造力,谱写了“八八战略”的新篇章。
  三、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成为浙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主线“两山理论”奠定乡村振兴理论基础。自2005年8月在安吉余村首次正式阐述“两山理论”之后,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多次强调这一理念。他所著的《之江新语》,在232篇短论中,有19篇专门讲“两山”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他在2005年8月24日的《浙江日报》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进一步强调:“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买不来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2006年3月8日,他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时更是进一步对“两山”理念作了更为系统的阐述,提出了“三个阶段”“相互兼顾”“持续转化”的观点。事实证明,这一著名论断,超越了机械生态主义,扬弃了人类中心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金山银山的“人为美”,绿水青山的“自然美”,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美”三重境界,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更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路径选择。
  “两山理论”蕴含着乡村美的丰富内涵。乡村的美丽不仅仅是环境和景观,还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文明,更包含农民主体的幸福健康与美丽。浙江农民的自信与创新构成了浙江乡村旅游的重要景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已经在浙江的农村生根发芽。
  “两山理论”找到了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乡村旅游因其极高的村民参与度而成为乡村繁荣、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带富了农民、催强了农业、美化了农村,大大提升了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挥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助推力作用。实施乡村旅游振兴,对于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进农民福祉,意义重大。2006年6月13日,习近平到磐安县尖山镇管头村调研。当时,管头村的农家乐只有4家,其中2家因为生意冷清准备转行。习近平听说后,鼓励他们树立信心。现在的管头村开设民宿130多家,全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达70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大家对国家充满信心,对领袖充满爱戴之情。
  乡村“生态工程”推动形成“生态经济”。2003年的“千万工程”,2010年的“美丽乡村行动”,2017年的“万村景区化”,层层递进,没有因为换届而丝毫停止,一任接着一任干。主战场是农村,受益者是农民和旅游者,繁荣的是旅游大产业。农村变成景区,景区连片成网,形成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商贸旅游、红色旅游六大品牌的浙江旅游万亿产业。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小省,浙江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旅游景区总量却跃居全国第二。
  “两山理论”推动彰显独特的乡村地域文化。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浙江独创性地推出了红色基因“农村文化礼堂”,恢复和活化了一大批传统文化,甚至将过去带有明显迷信色彩的民间信仰点转化为传统文化的瑰宝,这是浙江乡村旅游给广大游客留下的突出印象。
  “两山理论”推动形成了独具浙江特色的乡村生态文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浙江老百姓口中成为人人皆知的“新民谣”。习近平同志讲,“要使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他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目前已经在浙江城乡落地生根。在安吉县农村,垃圾分类、保护树木、美丽庭院、烟头不落地、清明节不上山烧纸和放鞭炮已经成为自觉。生态文化渗透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也时时刻刻影响着乡村旅游者,时间长了,游客也成为环境的自觉维护者。
  “两山理论”指引了高水平谋划建设浙江大花园。在今年纪念“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之际,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化实践“两山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气势非凡的浙江全域“大花园”建设规划,体现了浙江对绿水青山价值系统的深刻认识。通过大花园这一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的结合体、现代都市与田园乡村的融合体、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体的全域化建设,构建现代化浙江的普遍形态和品质底色,投资1.25万亿元,到2022年,把全省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绿色发展高地、全球知名的健康养生福地、国际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目标是造就“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建设方案提出,将打造唐诗山水、生态旅游、大运河文化、佛道名山、影视文化、传统村镇、海湾海岛等7条特色旅游带,涵盖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工程、5A级景区创建工程、十大名山公园工程、百河综治工程、万里骑行绿道工程、美丽乡村工程、幸福产业工程、大运河(浙江段)文化带工程、珍贵彩色森林工程等十大工程,将10000个行政村、1000个小镇、100个县城和城区建设成为A级景区。我们相信,这无疑将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
  思路决定格局,战略引领未来。浙江乡村旅游的化茧成蝶,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得益于“八八战略”的指引与历届省委的政治定力,得益于浙江人民的坚守与创造。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员所说的那样,“八八战略”在浙江的成功实践,充分彰显了科学思想的引领力量、久久为功的实干力量。这些年来,每当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一时找不到头绪的时候,每当需要做出重大选择,浙江省委都会通过重温“八八战略”重要论述,从中汲取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近年来浙江乡村旅游的快速成长充分证明,“八八战略”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辩证统一的思想体系,打开了浙江科学发展的大门。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学院)
  (注:本文系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19NDJC134YB]中期成果。)

上一篇:第四期“咖啡思享会”——为中心工作保驾护航 下一篇:崔凤军为“年轻干部成长计划”主讲第一课